发布时间:2025-02-21 17:48:04    次浏览
“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,再也没有忘记你容颜……”每当听到这首描述现代爱情的歌曲,我的思绪便会回到久远的年代,那是妈妈讲给我的一个故事。妈妈的大舅在抗战末期参加了八路军,当时只有十五六岁。在队伍上,到了十八九岁的年龄,父母在家里给他订了亲。结婚那天,他没能回家,是我的姥姥抱着一只大红公鸡,与新娘子拜的堂。他在部队知道自己有了媳妇,心里整天美滋滋的。不久,部队开赴战场,正好途经自己的家乡。他请了几个小时的假,一路小跑回家看看从未谋面的媳妇。由大路转到乡村小路,他在三三两两赶集的人群中奔跑着。迎面走过来一位小媳妇模样的人,胳膊上还挎着个包袱。两人擦肩而过的时候,都放慢了脚步,互相瞥了一眼,随即向着相反方向走去。“娘,我回来了,她呢?”“真不巧,回娘家了,刚走一会儿。”“是不是穿着一件红花袄。”“是啊。”“噢,我当时觉得就是她;她看我穿着军装,也应该猜出是我。”如果放到现在,他完全可以问问对方是谁,但那时男女授受不亲,瞥一眼就是最大限度了。因为时间限制,他没能去追赶媳妇,跟娘聊了一会就起身归队了。“媳妇很俊吧?”面对战友们的羡慕,妈妈的大舅很自豪。他珍藏着那一瞥,不时翻出来回味。他也第一次觉得革命的意义是那么美好,那么现实。战役打响了,最后敌人被全歼,大家正要喝庆功酒时,一颗流弹飞来,打中了妈妈的大舅,天旋地转倒下的那一刻,年轻的战士大脑里最后浮现的,也许还是那一瞥,因为那是他——全部的爱情。丁兆银——在班级组织到烈士陵园祭奠时,我翻开临沂的烈士名册查找,发现了妈妈大舅的名字,后面还有一行小字:班长,平邑镇西皋村人,牺牲于莱芜战役。妈妈还告诉我,那位新媳妇得知丈夫牺牲后,一直不愿改嫁,坚持在婆家操持家务、照顾公婆。有一年,亲娘谎称病危才将她骗了回去。又过了几年,姥姥赶集时遇到了她,两人抱头哭了一会儿。再后来,就没有了她的音讯。过去和现在,都会有一瞥产生的爱情,但那个年代“看了你一眼”的背后,是无尽的凄美与悲怆。